地矿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国家资源与能源安全。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厚植矿业报国情怀,牢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使命,努力培养适应国家需要、富有报国情怀、善于创新实践的高素质地矿人才。
厚植矿业报国情怀 点亮学子心路明灯。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创建于1958年,是江西理工大学较早创建的学院。学院秉承“志存高远、责任为先”的校训精神,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构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的“大思政”育人格局,培根铸魂,价值引导,为学子点亮心路明灯。
构建以“红色+矿业”为特色的“一体两育”“大思政”育人模式。学院充分发挥红土地的资源优势,将以“红色+矿业”为特色的思政教育贯穿地矿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,实施红色文化育人工程,建立思政育人共同体:专业教师、学业导师通过科研训练激发学生专业兴趣,班主任、辅导员、“三联系”领导通过价值塑造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,杰出校友通过事迹引导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和职业理想,形成育人合力。
深挖红色文化和矿业精神富矿,将其中蕴含的育人元素融入到课程、教材、试验中,打造了119个课程思政资源库、案例库等,实现课程门门有思政;积极推进思政育人模式创新,将“红色文化+矿业精神”两大育人元素深度融入并贯穿地矿专业育人全过程,厚植学生矿业报国情怀。
建设以“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奉献”的“三特”精神为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。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特点,发挥教师发展激励计划的引导作用,把“三特”精神厚植于人才培养全过程。高度关注学风建设,将红色矿业精神融入教学科研各环节,形成了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。
构建能力提升体系 培养卓越地矿人才。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,支撑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培养多样化、创新型卓越地矿人才,学院以提升“科—教—产—创”协同育人能力为核心,积极推进人才培养体系创新,构建“三融互促、分层递进”创新能力培养模式。
一是以资源开发为主线,构建教研融合的“6+3+X”新工科课程体系。以钨、铜、稀土、锂等战略资源开发为主线,固化100余项科研课题为教学资源,以项目驱动为核心开展案例式、混合式和研讨式教学及多元化考核。“6+3+X”是指通识教育、学科基础、专业核心、专业选修、创新创业、集中实践”六大模块,“课内实训、科研实训、企业实训”3类训练和“智慧矿山”“AI在选矿中的应用”“数字地质填图”等多门契合“新工科”拓展课的课程体系,打造精品课程群,夯实创新知识基础、培养创新意识。
二是建立研创融合的“阶梯渐进”创新训练体系。坚持早进实验室、早做科研、早参加竞赛的“三早”理念,实施贯穿四年的本科生导师制,以国家/省部级科研平台为阵地,以科研项目、大创项目、学科竞赛等为载体,构建大一进实验室、大二参与科研、大三带队竞赛、大四展示成果的“阶梯渐进”创新能力训练体系,实现学生全员参与科研或竞赛,强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。
三是完善产教融合的“五位一体”实践训练体系。通过共建工程技术中心、工程实践教育中心、实践教学基地等平台,搭建校企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;与企业专家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,开发《稀土提取技术》等“三新”教材,共同指导毕业生实习实训、毕业设计、创新创业,共同参与实践教育质量评价,促进人才培养满足产业新需求,提升学生创新应用能力。
“五措并举”拓宽视野,提升全球胜任力。学院坚持以创新思维重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,“五措并举”拓宽学生国际视野,全面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。通过引培结合打造一支国际化背景的师资队伍,将跨文化交流融入专业教学,设置全英文课程体系;针对国内生、国际生、企业定向培养生、企业海外员工4类生源,分别通过“4+0”或“2+2”合作办学、矿业工程国际班、定向培养班、短期培训班4种模式开展国际化合作办学;通过学校、海外名校、海外人才基地、共建创新平台、跨国地矿企业五方资源共享与协同,培养了大批服务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矿产资源开发的国际化地矿人才。“矿业+外语”办学模式促进了地方高校地矿类专业人才国际合作,毕业生国际竞争力得到跨国矿业企业高度认可。
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近5年来,学院采矿工程、矿物加工工程、地质工程3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,采矿工程、矿物加工工程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,为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培养了大批“富报国情怀、肯扎根一线”的地矿人才;获批国家大创项目56项,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金奖、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等国家奖励和荣誉260余项;毕业生国际竞争力得到跨国矿业企业高度认可,江铜集团、金川集团、紫金矿业等13家企业选派了74名毕业生到塞尔维亚等12个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从事工程技术管理。人才培养成效被多家权威媒体报道,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。
(何桂春 邱廷省 陈飞 严华山 陈明)